内容详情
鼎汇_注册登录官网-login注册登录页面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3-11-27 00:33   

  鼎汇_注册登录官网-login注册登录页面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饮食营养,父母为孩子准备一日三餐的时候,常有不少困惑:早餐时间太匆忙,如何保证营养均衡?孩子一吃蔬菜就吐,怎么办?孩子爱吃重口味食物,会影响生长发育吗?不易消化的粗粮、功能性饮料、……我们邀请多位相关领域的专家解答常见的饮食困惑,一起为孩子的营养健康出谋划策。

  困惑1:早餐“快餐化”,如何均衡营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营养科:娄泽如、主任医师汤庆娅)

  一日之计在于晨,儿童正处在快速生长发育阶段,早餐对其健康至关重要。一份合格的早餐不仅是当天精力充沛的良好开端,更是生长发育的良好基础。随着时代发展,快节奏生活悄悄改变着传统的家庭饮食模式,“快餐化早餐早已应运而生,然而其存在的营养问题则较为普遍。这种快节奏生活与营养均衡之间的矛盾,看似不可调和,其实还是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和技巧加以缓解的。“快餐化”早餐弊端多儿童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相对高于成年人,充足的营养是儿童智力和体格正常发育,乃至一生健康的物质基础,因此更需要强调合理膳食、均衡营养。葡萄糖是大脑唯一能直接利用的能量,如果孩子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好,那么上课或运动时便会因为血糖较低而产生饥饿感、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进而影响学习或活动效率。“快餐化”早餐在适应快节奏生活的同时,会产生不少弊端。首先,孩子起床后在胃肠道未完全“苏醒”的情况下吃早餐,会因无食欲而吃得不多,进而影响一天的精神与活力;其次,早餐准备时间过短,可能会忽略营养素之间的配比与均衡(如优质蛋白、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等),长此以往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第三,进食时间过短或长期在上学路上吃早餐,容易让孩子养成“狼吞虎咽”式的快速就餐习惯,造成肥胖等问题。营养均衡的早餐什么样一份营养充足又平衡的早餐应该至少包括以下食物中的三类及以上。1.谷薯类:谷类及薯类食物,如馒头、面包、米饭、面条、红薯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来源。2.肉蛋类:鱼、禽、肉、蛋等食物,如鸡蛋、牛肉、猪肉、鸡肉等。3.奶豆类:奶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如牛奶、酸奶、豆浆、豆腐脑等。以上食物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有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4.果蔬类: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番茄、黄瓜、西兰花、苹果、梨、橙等,含有

  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预防多种营养素缺乏症,促进正常新陈代谢。

  首先,准备早餐时,应兼顾不同种类的食物,选用新鲜的食材,注意色、香、味的搭配,一周中尽量每天选择不同的早餐,以利于营养均衡;其次,选择易加工、易烹饪的食物,如面条、面包、水煮蛋、牛奶等,如果搭配水果或者蔬菜,则更加完美。家长应注意,不在进餐时催促孩子,尽量鼓励孩子做到细嚼慢咽。

  如果孩子由于就餐时间紧或食欲不佳而早餐摄入不足,可以带点面包、牛奶或酸奶、水果,在上午两节课后加餐。加餐的量不宜过多,避免影响午餐的进食。如果在家烹饪不方便而选择外出就餐,点餐也要注意营养均衡。首先,选择食材种类搭配齐全的早餐,如含有鸡蛋或肉片、水果或蔬菜的三明治,再配上牛奶;其次,少吃油腻食物,如黄油、奶油、色拉酱、油炸薯条、苹果派等高能量食物。

  “快餐化”早餐有时不可避免。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尽力保证孩子的营养均衡,这对其当前乃至未来的健康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早餐食谱举例:

  以10岁男童为例,每日能量摄入量为1800~ 2000千卡(1千卡≈4.186千焦)。

  1.鸡蛋葱花饼(小麦粉50克、花生油8克、葱花5克,鸡蛋50克),鲜牛奶一杯(200毫升),凉拌西芹花生米一碟(西芹50克、花生米5克、香油几滴)。

  2.三明治(吐司面包100克、鸡蛋50克、花生油4克、生菜30克、干酪10克),豆浆一杯(200毫升),橘子100克。

  众所周知,蔬菜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人体必需营养素,还含有膳食纤维、花青素、槲皮素、番茄红素、叶黄素、大蒜素等功能性成分,有着各自不同的健康效应。多吃蔬菜可改善肠道健康,减少便秘,还有利于控制体重,减少超重和肥胖,等等。中国营养学会推荐,14~17岁的孩子每天应吃450~500克蔬菜,11~13岁为400~450克,7~10岁为300克,4~6岁为250~300克,2~3岁为200~250克,1~2岁为50~150克,并且一半以上应是绿色蔬菜。“命中缺蔬菜”是怎么回事有些孩子从小就不喜欢吃蔬菜,甚至一吃蔬菜就呕吐,这是怎么回事?天生排斥苦味:孩子不爱吃蔬菜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蔬菜带有苦涩味,尤其是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芥菜、油菜等。人类对苦味有天生的排斥心理,新生宝宝就会明显表现出对苦味的“嫌弃”。研究显示,人类有感受苦味的基因,不同基因型对苦味感受不同,带有某些基因型的人特别不喜欢苦味。这可能就是有些孩子特别不爱吃蔬菜的原因。好在通过不断尝试和反复接触,人们可以逐渐接受苦味,以及各种蔬菜的味道。即使是不易接受苦味的人,随着年龄增长,对苦味或某种特殊味道的厌恶感也会逐渐减弱。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小时候特别讨厌某些蔬菜,长大后慢慢能接受了。

  咀嚼、吞咽功能不足:孩子不爱吃蔬菜,还与其咀嚼、吞咽功能不足有关。研究证实,如果孩子在10个月以前没有尝试过固体食物,就很容易出现进食困难、进食后呕吐等现象。

  研究显示,妈妈怀孕时,胎儿就已经通过羊水感受到妈妈所吃蔬菜的味道;宝宝出生后,通过母乳继续感受妈妈所吃蔬菜的味道;添加辅食时,引入蔬菜可以让宝宝更直接地感受各种蔬菜的味道和质地。因此,培养孩子爱吃蔬菜的习惯需要从小开始,甚至从妈妈孕期做起。

  1.孕期、哺乳期的妈妈,应坚持健康饮食,多吃蔬菜,让孩子尽早接触到不同蔬菜的味道。

  2.由于蔬菜的能量低、蛋白质含量也低,刚添加辅食时不必让孩子多吃蔬菜,但应让孩子多尝试各种不同口味的蔬菜。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才需要逐渐增加蔬菜的摄入量。3.随着宝宝进食能力的提高,应提供不同性状的蔬菜,从菜泥、碎菜到块状,以促进宝宝咀嚼和吞咽能力的提高。4.让宝宝自己拿着蔬菜吃,如煮熟的土豆块、土豆条、胡萝卜、西兰花等,不仅可以增进宝宝对蔬菜的兴趣,还可以增进宝宝的进食能力。5.对不爱吃蔬菜的较大孩子,家长可以通过感官刺激(看、听、闻、摸、尝)帮助孩子了解并且接受各种蔬菜。从少量开始,经过8-15次的尝试,大多数孩子会接受不爱吃的蔬菜。

  第一,不要让吃蔬菜成为惩罚。爸爸妈妈常习惯性地告诉孩子,“吃完蔬菜就可以吃肉”“吃完蔬菜就可以看电视。而孩子对此则理解为:吃肉、看电视是奖赏,吃蔬菜是惩罚。

  第二,不要急于求成。有研究显示,为了让孩子吃不爱吃的胡萝卜,分别每天、隔3天或者每10天让孩子吃一次,结果每10天让孩子吃一次,反而能让孩子更快地接受胡萝卜。第三,不要强迫。当孩子愿意尝试吃蔬菜时,可以让其只是嚼嚼就吐掉,不必强求咽下去,因为孩子需要时间去接受。总之,蔬菜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孩子喜欢上蔬菜,需要从生命早期开始。

  不少营养科普知识中均提及粗粮的营养价值高,随着健康观念逐渐融入日常生活,很多家庭的餐桌上增加了不少粗粮。从营养成分上看,大部分粗粮虽然蛋白质含量相对偏少,但淀粉、纤维素、矿物质及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尤其含有大量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控制血糖等。但是,粗粮不易消化,小孩子肠胃娇嫩,他们能不能吃?食用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粗粮对儿童也有益粗粮是针对经过精细加工的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包括三大类:①谷物类的玉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等;②块茎类的红薯、山药、马铃薯等;③杂豆类的黄豆、青豆、赤豆、黑豆、绿豆等。因种类不同,粗粮的营养价值有所不同。第一,粗粮没有经过精细加工,保存了许多细粮中因食物加工而丢失的一些营养成分,尤其是各种维生素。第二,粗粮中的大豆和燕麦所含蛋白质较多,且是优质蛋白质,容易被机体吸收、利用。若小儿对奶制品过敏或动物性食物摄入过少,可适当增加豆制品来补充蛋白质。第三,粗粮含有大量膳食纤维,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还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因此对“小胖墩”而言,适当摄入粗粮有助于减肥、降脂。第四,吃粗粮时需要充分咀嚼才能下咽,对婴幼儿的牙齿萌出、牙床发育和“强壮”口腔肌肉都大有裨益。儿童吃粗粮,注意四要点从食物营养角度,以及儿童生长发育、胃肠道特点来看,儿童食用粗粮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1.给小儿饮食添加粗粮的时间不宜过早。粗粮有个突出特点,那就是“粗”,不太容易消化,对于年幼的宝宝就不合适了。一来,婴儿胃肠道系统中的淀粉酶分泌不足、功能有限,不能消化大量的淀粉;二来,婴儿处于生长发育的最快速阶段,需要高能量密度的食物来确保其营养所需,而粗粮中的大量纤维素不产生能量。因此,粗粮只能占小儿辅食中的很小部分,不能作为主食。2.粗粮的进食量不宜多,品种可以丰富一些,经常换着吃。儿童不宜长期过多食用粗粮,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粗粮中所含的大量纤维素还会影响钙、铁、锌等营养素的吸收。目前尚无对儿童进食粗粮的推荐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成人的推荐(每人每天粗粮及全谷类制品的摄入量在50~100克为宜,占主食的1/4~1/5),儿童每日进食量最多不宜超过主食量的1/5,一般每天10~25克就足够了。

  3.小儿进食粗粮一定要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道消化负担。4.注意进食安全。幼儿所吃的粗粮一定要煮软、切小块,也可以做成方便食用的粥和面条等。

  大量添加油、盐、糖、辣椒等调味品的食物,称重口味食物。近年来,不仅成年人的膳食口味越来越重,不少孩子也喜欢“重口味”,这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吗?该怎么调整呢?

  重口味食物健康危害多长期摄入添加油、盐、糖、辣椒等调味品比较多的重口味食物,会对清淡食物提不起兴趣,这是孩子偏食的常见原因。偏食又是营养不均衡的诱因:孩子不爱吃蔬菜,纤维素摄入不足,容易发生便秘,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等摄入不足,易致代谢紊乱;不吃肉、蛋,可致蛋白质摄入不足,锌、铁、维生素A缺乏;不喝奶,易致钙摄入不足。长期营养不良,孩子的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免疫力也较低。长期摄入添加油、糖过多的重口味食物,还会增加肥胖的发生风险。肥胖可引起多种代谢紊乱(如血脂异常、糖耐量异常、高胰岛素血症等),增加多种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等)的发病率。此外,儿童蔗糖摄入过多,会增加龋病的发生风险;儿童肾脏功能发育不完善,摄入添加盐分过多的重口味食物,会加重肾脏负荷;长期钠盐摄入过多,可增加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孩子长期摄入添加大量辣椒的重口味食物,会伤害胃黏膜,导致慢性胃炎,影响食欲,从而影响营养素的吸收,严重者会引起营养不良,导致消瘦、身材矮小。不爱吃清淡食物怎么办孩子长期摄入重口味的食物,就会不喜欢吃口味清淡的食物。家长可在孩子饥饿时反复给予清淡饮食,让孩子慢慢喜欢上口味清淡的食物。培养清淡口味需从婴儿添加辅食开始,避免放盐、糖及其他调味料。1~2岁幼儿的食物中可添加少量盐和油;2~5岁儿童的膳食应尽量保持原味,采用蒸、煮、炖、煨等烹调方式,少用油炸、烤、煎等方式;学龄期儿童的饮食宜清淡、多样化、营养全面。烹制儿童餐,如何使用调味品少盐:儿童不宜吃过咸的汤和菜,以防钠元素摄入超过安全量。不同年龄儿童的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同:1~2岁1.5克,2~4岁2克,4~7岁3克,7~11岁4克,11~14岁6克。少糖:儿童不宜吃过甜的糖果、点心,特别是蔗糖不能吃太多,每日不宜超过15克。食用油多样化:摄入多样化的植物油,可提供不同种类的脂肪酸,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求。亚麻籽油、核桃油含亚麻酸比例高,花生油、橄榄油含亚油酸比例高,葵花籽油含油酸比例高。儿童每日植物油摄入量宜为15~25克。

  小朋友们都喜欢喝饮料,现在有很多添加了各种营养素的功能性饮料,包括维生素、矿物质、益生菌、氨基酸、多肽等,这些所谓的“健康饮料”能给孩子喝吗?功能性饮料有哪些“功能性”成分有些家长为了能让子女补充更多营养,在购买饮料时会选择一些功能性饮料。严格来说,市面上销售的功能性饮料实际上属于“特殊用途饮料”,通过加人一些特定成分来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运动饮料(电解质饮料):主要添加了牛磺酸、矿物质(钠、钾、钙、镁等)和维生素(烟酰胺、维生素B6等),适宜重体力劳动、高强度运动后大量出汗者及因补水过多造成低钠血症者,可补充能量、水分和电解质。维生素补充饮料:主要添加了各种维生素,适宜需要补充维生素的人群。能量饮料:主要添加了牛磺酸、咖啡因,适宜高强度连续工作、体力劳动强度大、运动强度大的人群,可缓解疲劳、保持兴奋、提高注意力。乳酸菌饮料(益生菌饮料):主要添加了乳酸菌,适宜需要关注肠道健康的人群,可抑制有害菌群生长,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儿童喝功能性饮料,存在健康隐患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日常活动量较大,尤其是剧烈运动后的出汗可能会流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因此,在长时间消耗体力的运动或剧烈运动前后,适量饮用运动饮料或电解质饮料,可以及时消暑解渴和补充电解质。其中,牛磺酸除了补充能量外,对视觉和运动功能也有帮助。但是,功能性饮料中的某些成分对青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存在一定的隐患。糖:为改善口感,功能性饮料通常都会添加甜味剂,也就是糖。我们做了一个常见饮料的对比发现:几乎所有产品配料表(按含量从高到低排序)的前三位,除了水之外,便是白砂糖或糖浆:平均每100毫升饮料中,碳水化合物(糖类)含量为4.5~13.3克不等。若以10克计算,一瓶400毫升左右的功能性饮料,其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便占一天所需总能量的16%。

  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儿童肥胖、2型糖尿病等与糖的过量摄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会延续至成人,对健康造成极大影响。此外,这些饮料所含的能量密度高而营养价值单一,容易造成其他有营养的食物(蛋、奶类及蔬菜水果等)摄入减少,反而更容易引起维生素、矿物质缺乏,甚至造成隐性营养不良。综合其利弊,偶尔解渴、解馋未尝不可,若长期“迷恋它们,就很有可能增加超重、肥胖及龋病的发生风险。因此,青少年儿童应尽量少喝或不喝功能性饮料。

  咖啡因:一些功能性饮料中含有咖啡因,可能会影响儿童健康。咖啡因具有一定的成瘾性,持续过量摄入可能会引起失眠、肌肉抽搐、心律失常、心率过快等。儿童和青少年的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对咖啡因的作用会更敏感。在一些含有咖啡因的功能性饮料上,明确标有“少年儿童不适宜”的字眼,家长不应给孩子喝这类饮料。

  专家提醒运动饮料与能量饮料是有区别的。运动饮料注重补充水分、能量及电解质,可以在剧烈运动前后适量补充;能量饮料含有咖啡因等兴奋剂,对儿童和青少年存在健康隐患,任何时候都不宜饮用。青少年儿童在非运动期间,应尽量避免饮用包括运动饮料在内的所有饮料,饮用水才是日常补充水分的最佳来源。

  希望孩子茁壮成长是父母最大的心愿,然而有的宝宝吃得不少,却总是“不长肉”。中医认为,这类孩子多存在典型的胃强脾弱。胃主腐熟收纳,脾主吸收运化。通俗地说,胃的功能是把吃到肚子里的食物变成粥状混合物,脾把其中的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胃强的孩子,胃口好、吃得多;但是脾弱,吸收运化功能差,以致身体需要的营养得不到满足,自然会个子小、身体瘦。那么,这类孩子究竟该怎么吃呢?吃得多≠吃得对如果孩子吃得很多却还是不长肉,身高、体重增长不明显,那么排除遗传因素影响外,我们就要分析一下其饮食习惯是否合理,营养是否均衡全面。饮食习惯:狼吞虎咽的吃饭习惯会使营养吸收少、体重增长缓慢。部分孩子到吃饭时间时已饥饿难忍,饭菜上桌后立刻大口吃主食,然后才象征性地吃几口蔬菜。这样吃饭,主食吃得多、吃得快,食物没有经过充分咀嚼就被咽到胃里,结果增加胃肠道负担,影响消化和吸收,甚至引起胃肠不适。饮食结构:孩子生长发育需要足够的营养和能量,饮食结构要均衡、全面。有些家长觉得多吃肉才能长肉,使得孩子对含有大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各种新鲜蔬菜)吃得少,这会破坏孩子的胃肠道生态平衡,使肠蠕动减慢,导致营养吸收不良。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结构是营养吸收良好的前提。孩子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每日需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充足的膳食纤维和水,才能维持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从而促进营养的吸收和利用。“肠胃不好”怎么吃有些孩子因患有肠胃疾病而影响营养吸收,如炎症性肠病患儿,进食后经常腹痛、腹泻,造成营养吸收不良。“肠胃不好”的孩子应该怎么吃?软而缓: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烹饪时蒸煮熟透,使食物松软、易消化。少吃烘焙、烧烤食物,以免对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加重胃肠负担。进食速度要缓慢,细嚼慢咽有助消化,不可狼吞虎咽。鲜而淡:食物一定要新鲜,不吃过期或放置过久的食物。饮食清淡,不吃油腻、重口味、辛辣刺激性食物。温而洁:食物温度应适宜,不喝冷饮,不吃过凉、过烫食物。食材一定要清洗干净,烹饪时也应注意清洁卫生。少而精:控制每餐饮食量,七八分饱即可,忌暴饮暴食。食物品种宜精细,粗糙、坚硬、含粗纤维的食物不易消化,还可能引发胃痛、饱胀等。“胃口小”怎么办俗话说“儿吃一口,娘喜心头”。“金口难开”的孩子,可试试以下方法。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情绪会影响消化功能,一边吃饭一边教训孩子,或在饭桌上发生争吵等,都会影响孩子的食欲。避免不良饮食习惯:有的孩子习惯于边看电视边吃饭,或边玩边吃,总要家长追在身边喂饭,这样不仅饭吃得少,还不利于消化、吸收。家长应帮助孩子改掉这些不良饮食习惯,让孩子专心吃饭。烹饪美味的饭菜:尽量把饭菜做得好吃一些,变换花样,色、香、味俱全,以充分调动孩子吃饭的积极性。适量补充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缺锌的小朋友对酸、甜、苦、辣等味道的敏感度比健康儿童差,而味觉敏感度下降会造成食欲减退;铁和B族维生素缺乏也可能引起食欲下降。如果孩子缺乏锌、铁、B族维生素,可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不要在三餐前吃零食:零食带来的饱腹感会影响孩子吃正餐,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就会减少。如果要吃零食,可在两餐之间少量食用。不要用零食、饮料引诱孩子吃饭:用巧克力、冷饮、可乐等零食和饮料引诱孩子吃饭,只会使情况变得更糟糕,形成不良饮食习惯。生病应及时就诊:孩子生病时,脾胃功能会有所减退,导致食欲不振、胃口不佳。因此,孩子生病了要及时就诊,以免影响生长发育。

  刺身、蔬菜色拉、寿司、醉蟹等生食或含有生食的菜品在餐桌上较多见。这些菜品中,有些带有独特的风味,有些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食物的味道和营养,是很多人的“心头好”。对于尚未发育成熟的孩子而言,这些生食菜品能吃吗?生食菜品的健康隐患蔬菜色拉中的新鲜蔬菜保存了维生素C、维生素B1、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等容易因加热而被破坏的营养素;由三文鱼、北极贝等制成的刺身、寿司,口感独特、鲜美;醉蟹、醉虾、咸蟹、咸肉等带有独特的地方风味。如果能保证食品安全,适量食用生食或含有生食的菜品,以满足对口感、口味的追求,未尝不可。

  不过,这些美味的生食菜品存在不少健康和安全隐患。比如:各种刺身,尤其是用淡水鱼制成的生鱼片,很可能隐藏着肝吸虫、线虫等寄生虫,这些寄生虫进入人体后对健康有极大的危害;醉制或腌制而成的醉蟹、醉虾、咸蟹、生食咸肉,不仅可能带有寄生虫,还含有过量钠、酒精等成分,不利于健康;如果生食或含有生食的菜品制作不良、保存不当,很可能成为细菌滋生及传播的媒介。寄生虫、细菌、酒精、过量钠对孩子健康的危害更甚于成人。因此,大多数生食或含有生食的菜品不适合孩子,家长不宜给孩子吃。

  从营养角度分析,孩子没有必要通过食用生食或含有生食的菜品获得足量营养素。虽然生食蔬菜能获得更多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叶黄素、维生素B1等营养素,但口味苦涩,孩子一般不爱吃。而蔬菜经适度加工,如在开水中氽烫一下,苦涩味就会明显减轻,妨碍钙、铁、锌吸收的植酸和草酸的含量也会大大减少;与此同时,由于加热时间短,维生素C等营养素的损失有限。加热虽然会破坏食物中部分有益营养素,但适当加热可使食物中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适度分解,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加热还可以消除食物中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成分。比如:生鱼片中含有抗硫胺素因子,可破坏体内的硫胺素(即维生素B1),经常食用生鱼片可能因硫胺素缺乏而引起脚气病(表现为乏力、心悸、食欲减退等);加热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杀灭细菌、寄生虫的方法,畜、禽、鱼等动物性食物经煮熟、煮透后,大多数细菌、寄生虫会被杀灭。蔬菜色拉怎么吃更安全由各种蔬菜制成的蔬菜色拉,是少数几种适合孩子食用的生食菜品。为了保证安全,应注意以下几点:必须选择新鲜蔬菜制作;可以选用有机蔬菜,相对更安全;充分清洗;黄瓜、番茄等可以去除外皮的蔬菜,应该去皮后生食:菠菜、茼蒿等叶菜,应先在流水下洗去泥沙,用淡盐水浸泡15~20分钟,再用流水冲洗干净;制作过程中,需注意环境、餐具的安全、卫生;随做随吃;等等。当然,在对孩子能否食用生食上也不应矫枉过正。少数妈妈不给孩子吃任何未经烧煮的食物,甚至吃水果也加热,这就没必要了。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儿童属于“纯阳”体质,生机勃勃,发育迅速,养生似乎和他们无关。但一些体质差或病后虚弱的儿童,适当进补能改善体质、调和阴阳。如何给孩子“食补”食补是众多家长首选的调补方法。中医讲究药食同源,食补既能避免一些药物副作用,又能起到较好的补益作用。在医生的“辨证施食”下,食补可以适合所有儿童。饮食调理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注意体质和食物属性比如:阴虚内热体质的孩子应尽量避免进食热性食物,如榴莲、羊肉、狗肉等;脾胃虚弱的孩子应避免进食滋膩食物,如甜食、糯米类食品、油腻食品等;脾胃虚寒的孩子应少食寒性食物,如海鲜等。2.五谷、五果都能补食补并不是一定要吃高营养、高蛋白质食物,儿童生长发育需要各种营养素,“不起眼的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食物,只要选择得当,都可以成为补品。比如:慢性咳嗽、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可以用黄芪、百合和甜杏仁熬粥,以补气益肺;学习压力大的孩子可以适量食用一些坚果,如栗子、山核桃、胡桃仁、松子等,可益智健脑;脾胃虚弱的孩子可以用白萝卜、陈皮煮粥喝,此二者虽是理气消食之品,但能促进消化,也属于调补食物。

  哪些孩子需“药补”原则上,所有的孩子都可以食补,但并非都需要药补。以下几类体质虚弱的儿童可在医生辨证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药补”,纠正体质偏颇。

  肺虚:经常患感冒、支气管炎、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或者哮喘反复发作,平时较正常儿童出汗多(安静状态下、睡眠过程中都容易出汗)。脾虚:往往厌食,形体消瘦,面色苍黄,腹胀腹泻、便秘或大便干稀不调。肾虚:一般正处于各种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慢性肾炎、单纯性血尿或遗尿等)的缓解期。

  先天或后天不足:如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患病后体质虚弱或平时体弱多病。大补之品不适合儿童体质偏颇严重、疾病恢复期或先天不足的儿童,可以借助药物或医疗手段进行调补。儿童药补,应以调为主,选择性质平和的药物,而不是一味蛮补。大补之品,如红参、野山参、鹿茸、虫草等,并不适合儿童,强行进补会对孩子身体造成负担;有些补药过于滋腻,如阿胶、鹿角胶等,会阻碍儿童脾胃运化,引起腹胀、便秘、厌食等消化问题;药食同源的药物,如大枣、莲子、薏苡仁、山药等,更适合儿童。选择保健品须谨慎许多家长十分热衷于给体弱多病的孩子服用保健品,如蛋白粉、牛初乳、燕窝、蜂胶,以及维生素、钙、锌等。儿童服用保健品一定要谨慎。有些不规范的儿童保健品为满足“生长”需求,添加了激素成分;有些保健品如蜂胶、蜂王浆、蛋白粉等,本身含有一定量的激素。儿童摄入这些外源性激素,可能会改变正常的内分泌环境,发生性早熟,影响最终身高。如果孩子确实缺乏某些营养素,可在医师或营养师指导下,选择相应药品或营养补充剂,家长不宜自行给孩子吃相关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