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首页-合景注册-首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3-12-29 21:42   

  首页-合景注册-首页现在小卖家们总是倾向在研究流量、转化、直通车这方面的东西,想当然的认为阿里天天喊着的行业趋势跟自己没关系或关系不大,可实际关系大着。作为小卖家,只有跟对趋势,才能事半功倍,不至于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以2017年为新零售元年,未来的商业形态将出现厚利,消费的精准化,资产证券化等八大特征。

  其实商业的本质很简单,就是给客户提供独有价值的服务或产品,同时实现收益。获得收益的多少,只取决于提供价值的大小,和其他任何因素都无关。商业正在越来越接近这个逻辑。

  从消费结构升级讲,重点领域和方向包括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同时,“新零售”与重点消费领域跨界、融合生成“新物种”是必然趋势,也代表着新的消费域和消费模式的产生。

  购物中心里的凯撒旅游体验店则不单单是开了个店铺,而是旅游业与零售空间的跨界体验;微整形、月子会馆、中医馆等医美健康与购物中心结合而成就消费新生态;来跑吧进入购物中心结出全民体育跨界消费的新果实。

  凡此种种,行业升级与“新零售”融合产生的消费“新物种”代表着未来发展的大机遇。

  消费领域首当其冲的升级方向当是“生活方式型”,同时由于生活方式与人的物质、精神关联的深度和广度,亦蕴含了未来发展的最大能量。人的诉求是动态延续的,而人的生活方式是进化更新的,这是消费升级最大的源泉。

  总之,生活方式能够覆盖商业的全维度空间,不但可以对传统品牌、空间、文化赋予新的消费内涵,还可以创造新的消费生命。

  未来消费,将一改曾经的日常、琐碎,而极具炫耀之能事的奢侈消费也将低调从容起来。与此相对应的,将是高性价比与极致情怀的消费畅行。

  线上线下的产品在品质、功能、价格上的区别均将消弭,消费者将从以往注重价格的理性消费逐渐转化为注重服务的感性消费,以情感诉求建立品牌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

  此时的差别就是情感与情怀,“可能是格调,可能是个性,可能是潮流,可能是创新,甚至可能是某种态度、某种情感、某种连接。”

  如果说“性价比与情怀”是大众消费产物的话,那“小众、定制化和设计感”则是普罗大众的一个“小特别”。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一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需求和欲望,其实每一个时代都是这样的,只是在彰显个性、崇尚自由的时代才能受到关注,也才能形成巨大的市场。

  满足、适应和挖潜个人化、小群体的需求,消费的品牌、内容和服务就要有其独特性。为小众标新立异,为独有个性定制,将充满个体表达的设计感融入消费当中,未来亦为常态之一。

  对消费者而言,未来消费信息、渠道、场所都是平行和平等的,国内国外消费者从消费观念、流行趋势、认知获取、消费价值、机会权利上趋同。人们更多地与国外主流阶层消费看齐,更多的国外主流品牌进入,同时人们也不再盲目地追求大牌,而是更多地选择品质、理念与性价比兼具的消费品牌,比如轻奢侈品牌。

  与此同时,由于线上线下的消费融合分化以及消费全球化,海淘、跨境电商类全球精选类品牌服务依然机会满满。

  兴趣是最直接的消费动力,同时互联网加速了消费群体的地域化、社交化与去中心化,消费群体的小众化重组、亚文化聚合,代表新区块的分离和新消费的产生,社群重组、社交需求和亚文化满足,产生了多元消费的动力机制。

  价值多元、文化多元、审美多元是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艺术、人文的消费创造以及其与商业空间、品牌内涵、价值观念的跨界连接,产生的消费想象力是无限的。

  从体力到脑力,科技是人类解放的最大动力,消费升级同样离不开科技的创新重塑。人工智能、3D打印、大数据、云计算,不管是科技应用还是创新思维的突破,都可能产生改变和颠覆消费本身的力量,为此,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也将作为消费的核心驱动力。

  5、是重构商业主体的价值排序,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成为零售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线上线下融合是未来大趋势,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京东,都在不断地发展线下。京东在发展自营物流并且逐步完善,淘宝也在线下加强云仓库和自营菜鸟物流的建设。而且用户对电商的商品要求,用户体验也越来越高,纯电商的企业已经很难适应现今的市场,故零售业的未来必然是线上和线下的一体化,二者优势互补,也就是现在所提到的“新零售”模式,实质也是O2O模式。

  O2O模式其实也不是一个新概念,几年前顺丰速运就在探索并尝试O2O模式,并成立“顺丰优选” 依托线上电商平台与线下社区门店,为用户提供日常所需的全球优质美食,并且一直营运至今。而国内两大电商公司阿里巴巴和京东都在开拓“新零售”模式阿里与苏宁合作组建猫宁电商公司,希望通过苏宁强大的线下实体店弥补阿里巴巴线下的不足;而京东则选择与沃尔玛和腾讯合作,沃尔玛增强京东在线下实体店的能力,腾讯则在社交领域提供京东更好的线上能力。

  在国外,亚马逊也在不断创新发展O2O模式,在2016年12月大胆地展示了第一家没有收银台的实体店——Amazon Go,用户完成购物只需进入超市、选择商品、离开超市三个步骤。超市利用传感器发现货架上缺少的商品,并将其自动添加到顾客的虚拟购物车。其宗旨是,为顾客免去排队的烦恼,让实体店购物变得像网上购物一样快捷。

  以传统商超为例,经过多年的发展,商超的经营模式趋于固定,其所售卖的商品毛利率都不高,一般都不会超过20%。传统商超的利润来源主要倚仗其所占据的黄金地段优势,使卖场得以轻松获取大量客流,因此薄利多销才是传统商超一直以来的生存之道; 2)坪效

  坪效(1坪=3.3平方米)指终端卖场单位面积(1平米)上产生的销售额,是评估卖场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据统计,传统百货、购物中心,包括奥特莱斯,它们的平均坪效仅有0.5~1万元/平方米/年,盈利效率偏低。3)流量

  传统零售业态往往开设在人口稠密的住宅区或客流密集的商业中心区,依靠庞大流量实现薄利多销的盈利模式。线上电商的蓬勃发展已经把线下零售业态的流量带走了一部分。中国零售传统模式痛点

  30年间相继出现百货、购物中心和连锁超市业态,实体零售处于追赶式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均零售设施面积远不及发达国家。地区发展不均衡,超级城市供给过剩与低线城市供给不足并存,大量消费者无法享受高质量的零售服务(以购物中心为例,如图);“租赁柜台+商业地产”盈利模式偏离零售服务核心,不可持续。

  虽然线上零售一段时期以来替代了传统零售的功能,但从两大电商平台,天猫和京东的获客成本可以看出,电商的线上流量红利见顶;与此同时线下边际获客成本几乎不变,且实体零售进入整改关键期,因此导致的线下渠道价值正面临重估。

  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由此带来的移动支付、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革新,进一步开拓了线下场景和消费社交,让消费不再受时间和空间制约。

  新中产阶级画像:80/90后、接受过高等教育、追求自我提升,逐渐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新中产消费观的最大特征:理性化倾向明显。相较于价格,他们在意质量以及相应的性价比,对于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他们愿意为之付出更高的代价。不菲的收入与体面的工作给中产带来片刻的欣慰,但不安与焦虑才是中产光鲜外表下最戳心的痛点,消费升级或许正是他们面对这种焦虑选择的解决方案; 新中产阶级消费偏好

  相比价格,更加看重品质;不迷恋Logo,但崇尚品牌态度愿意为情怀和精神买单对健康十分重视,并愿意为健康领域的产品或服务买单,更加柳依依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等对健康的影响更加注重在实体店的体验消费,普遍接受无现金的消费模式学习与自我提升是其最普遍的需求;

  品牌选择的困境:缺少带有明显的中产符号或阶层区隔意义的品牌 产品同质化困境:“物美价廉”不能说服新中产,私人定制成趋势 产品品质的困境:对生活品质有更高要求,对自我生命本身和生活体 验有更高要求。新零售主要特征

  新零售下一些不创造价值或附加值较低的中间环节逐步在消失,传统供应链下,商品平均搬运次数为7次,途径各级经销商和代理商,新零售供应链下,搬运次数减少为2次,由工厂到仓库再直接到零售店。多级分仓大面积出现 传统零售下单个仓库发全国的现象较为普遍,新零售下开始兴建多级分仓,即围绕各地零售店增设不同的仓库,让消费者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获得所需商品,既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还节约了运输过程中的成本;

  当前新零售市场规模仅为389.4亿元,不过随着用户习惯的养成及新零售模式的创新,未来增长潜力巨大,预计2022年整个市场规模将达到18000亿元。

  借鉴阿里系电商经验,以阿里为核心的新零售打法,主要通过对各渠道的控制能力,以及阿里系后台技术的支撑,为无数前端场景赋能。

  • 腾讯以社交链接平台,以数据强化粘性,打造被各方依附的一个超级平台 构建大数据体系

  • 无论是支付数据、用户数据还是供应链数据、作为一名软件服务提供商,线下数据渠道成为了腾讯的短板,有流量效应的线下零售体因此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线下反哺线上

  • 凭借着多重的数据体系,以及以社交工具接入的海量平台,腾讯可以利用线下广阔的数据来帮助其他平台进行精准营销和产品、服务定位 社交流量导流线下零售

  • 凭借着微信、QQ两大高活跃度社交工具,腾讯成功积累起亿万用户,在尝到了移动支付的“甜头”后,腾讯将目光瞄准了广阔的线)腾讯系新零售以社交平台为依托,强调共享式生态效应

  轻度化:多数采取参股的方式,不直接掌控或参与新零售主体的运营,给各方以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

  • 流量的低边际成本:线下零售企业最看重的就是流量,而这恰恰也是腾讯的核心资源之一。• 布局广:腾讯在新零售领域的投资不单单局限于传统零售店,涵盖了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 2)新零售创新案例

  超级物种创新之处在于,利用永辉超市的供应链,以生鲜产品作为主要引流SKU,并通过高性价比吸引了一大批中高端消费者;而便利的结算流程和餐饮服务的叠加,则有效提高了消费者的复购率

  便利蜂目前只提供美容护肤类产品的海淘,但相比其他竞争对手,隔日提的取货速度对于消费者还是有不小的诱惑力 O2O-外卖上门 便利蜂通过扩张,不断提高单店辐射密度,相比普通外卖动辄30分钟以上的派送时间,便利蜂通常只需要10-15分钟左右 共享经济-无人货架、共享单车

  无人货架和共享单车是以门店为核心进行铺设的,前者是针对企业展开,目的在于补充日常副食品需求,以便利店作为供货来源;后者起到短距离链接门店的作用,同时另一方面也起到了流动广告效应; 点评:

  与传统便利店不同的是,便利蜂通过三大业务板块构建了一条新零售链,实现了线上和线下渠道的互通、融合

  场地租用,主要用于举办粉丝见面会、产品发布会、艺术品展示等,咖啡厅,给人们在看书之于以消遣,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点评: 书店最大的价值是流量价值,本质上是一个重资产、低毛利的生意,言又几通过将传统书店改造,由书本售卖转变为文化消费体验和服务上,无论是商品品类还是附加值都大大提升,推动了流量价值的变现。

  数码:苹果手机、大疆无人机、优必选机器人、Libratone、JBL、Bose、Beats、Marshall、Go Pro等品牌在家居行业的重要代理商之一。截至2017年10月,居然数码已在北京、湖北地区开办了6家分店;公司计划在2019年前完成在居然之家全国系统的布局,开店数量至少达到300家。

  跨境电商:专司进口食品和家居用品的跨境电商平台,是目前北京地区最大的跨境电商平台之一

  专司3-14岁儿童教育、儿童娱乐、儿童周边产品开发的产业综合体,以“怡星-童乐汇”为核心品牌,已获得巧智博仁儿童之家、韩国PORORO PARK儿童主题乐园等经营权。集影院管理、餐饮服务、文化交流为一体,旗下包括耀莱成龙影城、“员食美厨”和“吃货天下美食城。

  通过引入世界先进养老产品及为养老服务打造的国内最专业的养老用品服务平台。围绕中高端白领打造的体育服务平台,现已覆盖新型健身房、健身服装、健身食品等。未来将在场馆及赛事运营、健康管理、体育商城、体育科技等领域发力,成为一站式体育服务平台。

  新零售未来发展方向 当前零售商品种类较为丰富,因此通过推陈出新获取流量的方式变得越发困难,零售的发展,未来会更加以消费者为中心,围绕顾客打造特色产品和服务组合。

  传统零售的边界在于拥有线下店铺以及配置的工作人员,前者对地理位置有较高需求,后者则需劳动者具备一定技能;但随着移动支付、人脸识别等技术普及,无人零售可能将成为一个重要突破口。

  新零售是线下与线上的融合,零售门店将加速与电商共享渠道资源,互相导流,在降低获客成本的同时增加用户粘性。

  新零售的实现依赖于对消费者的全方位解读,而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技术支撑则能够帮助企业进行精准营销和定位,未来企业将既是零售企业同时也是大数据企业。

  消费升级时代下,人们对于消费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一些已经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来说,通过记录各个环节数据,使消费者能够追溯商品出厂、运输、配送的全过程,让购物变得更加安心。1)新零售壁垒

  技术手段是决定新零售企业实力的先决条件之一,新零售的本质是以互联网技术革新零售业面貌,从而实现让消费者以最短的时间买到最适合产品的、服务的目的,目前一些已知黑科技包括: ➢ 支付黑科技(刷脸支付)

  ➢ 信息&辅助决策黑科技(Amazon Dash Button 新零售的渠道融合了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在线上流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谁能掌控广阔的线下渠道网络,就将争取市场上的主动权;同时随着阿里、腾讯两大阵营的纷纷确立,渠道排他性也将会变得愈发明显,渠道资源也因此成为了新零售业的重要门槛之一 2)在黑科技壁垒中,支付将成为零售破局的关键

  对于每一个零售主体来说,在同时面对海量C端用户的条件下,支付与自身业务的匹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消费者在购物流程的体验。以易宝支付为代表,懂得企业与顾客双重需求的B端支付,未来将在新零售领域大有可为 4)无感式支付 对于零售消费者来说,即买即走是一种便捷的体验。这种方式的实现仰仗于支付企业的创新。以Amazon GO为代表的新支付模式已经兴起一阵新的潮流,预计未来国内的零售企业也将提速

  5)线%市场空间呈现高度分散化,引巨头资本竞相逐鹿 线上零售的两强格局已定,线%的市场空间仍呈现分散化,未来:

  1.排名靠前的线下零售企业陆续完成“资本站队”,巨头之争也将从一线.”站队”后的线下零售企业之间或成立新零售联盟,并加速建立数据互通机制。

  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的支持下,线上线下将加速融合,优势互补。新零售将会以数字化为核心驱动力从两方面整合行业:一是电商发挥技术优势,入股布局线下,带动线下零售企业优化供应链实现转型升级;二是线下发挥体验式优势,融合业态创新发展,依托电商线上平台注入科技元素扩大优势。1)人”的重新定位消费者为核心逆向驱动供应链 针对大众化定制,打造个性化产品线上线下联动,精准化营销,有效实现新零售时代“人”的重新定位,进而逆向驱动供应链。

  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者一方面更加注重品质化消费,同时也更注重性价比消费,追求物美价廉。历年数据的存在使消费者的形象更加立体,为零售商的备货等提供了指导 2)“货”的数字化两位一体优化供应链

  新零售将最大程度的提升全社会流通零售业运转效率。实现了全供应链数字化,流通路径将由复杂向简单转变,供应链前端更加柔性灵活,数据化管理为实现库存最优化乃至“零库存”提供精细的决策支持,供应链后端可以形成快速高效经济的新仓配一体化 3)场”的重构精准化营销加速供应链

  新零售中场的重构一方面表现为门店互联网化,线上线下终端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表现为基于科技发展与文化进步的零售场景的有效布局与体验升级。互联网化助力线下零售企业门店升级。基于科技发展与文化进步的零售场景的有效布局与体验升级。

  随着我国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和自我保健的需求大幅增加,为药品消费的需求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同时,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全民医保体系进一步完善,医改政策中明确提出推进医药分开,取消医保定点药店审批等政策的落地,进一步促进了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和零售市场的充分竞争,药品零售企业正积极探索着新型服务模式,通过兼并重组、院店合作、药店联盟、电子商务等多种形式开展创新业务,提供增值服务。药品零售行业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药品零售行业能否成功实现转型升级,面临着适应当前流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的变革,解决目前结构不合理、服务能力不强、实现行业自律和规范经营等问题的重大挑战。

  2016年,医药零售市场一扫飞行检查、“两票制”和营改增等政策刚出台时的阴霾,开始在药品监管政策日趋严格的大环境下,积极开拓新的市场需求。但是,在新增长点的选择上却呈现多样化,既有传统意义上的专业药店、多元化药店,又涌现出院外营销、DTP、理疗按摩药店、社区慢病管理中心、网上药店和国药控股提出的“5+X”药房,再加上中医馆,药店经营模式可谓百花齐放。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参差不齐,不同区域对医药零售服务有着不同期待,自然无法按照统一标准和模式实现业绩的突破。药店看似混乱的百家争鸣正是各种需求的自然表现,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和国家经济稳步向好,药店经营在不同的区域中必然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药店专业化的含义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去药店专业化,更多的是一种口号与理念,并没有真正给药店销售带来实质性提高,也使其一直在与多元化的“斗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这从多元化药店实际数量远高于专业化药店的数量可见一斑。事实上,药店“不专业”一直是经营的软肋。对于消费者来说,提供医学服务最专业的是医生,而不是药店的营业员,随着药店促销泛滥和过分推行高毛利策略,专业化演变成关联销售,消费者对药店专业化信任程度已经大打折扣,药店专业化日渐流于形式。

  然而,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医药零售业最大的能力是自我调节。药店在专业化道路上已经开始自觉调整步伐。以国药控股为先驱,率先嗅出医改政策下医药零售的巨大商机,纷纷开始新的探索。从发展情况来看,以拜廷糖尿病为代表的单疾病专业药房(专柜)正在崛起,包括风湿骨病专业药房、高血压专业药房等,均在稳定现有业务量的基础上,有效地吸引特定疾病的患者,从而带动了整个销售和市场影响力。

  随着医保控费越来越严,药店经营者开始研究顾客的需求。在多元化门店的选择上,不再是整个公司一个模式,而是将多元化药店开在商业氛围比较浓郁的区域或者年轻人比较集中的地方,适当增加价格不贵、造型可爱、适用面广的小花茶、小器械和口感好的小食品、小保健品的陈列;在交易形式上,则增加电商等便利形式,将年轻人与药店牢牢捆绑在一起。

  DTP药房即医生直达患者。包括以特罗凯等靶向单抗用药为主要经营品种的狭义DTP药房和以其他商品为主要经营品类的院外药房。

  在狭义DTP药房方面,以国药控股、上药和地方医药控股为代表的国字号大企业,凭借在靶向单抗药物进口上的绝对优势,暂时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优势地位,其单店年销售额动辄近亿元或过亿元,可谓风光无限。虽然目前很多国外靶向单抗用药已经在考虑与市场规模大、社会信用好的民营药店合作,但是,由于其庞大管理体系和层层审批的繁琐流程,短时间内还很难改变国字号独大的格局。

  由于很多地方对医院医保报销实施包干政策,医院用药量正在降低。在医院份额降低的药品中,有很多是技术领先、疗效明确、副作用较小,但价格偏贵的品种,该类药品为院外药店创造了发展机遇。

  中医馆“高热”不退。但是,由于中医院大范围存在,已经天然夺走了中低端消费群,而且中医院普遍效益不佳。这说明,虽然中医馆有一定的市场基础,但是总量有限,再加上不得不走高端化定位,决定了中医馆是一个小众市场,与富裕人群的增长密切相关。由于中医馆的定位是服务高端顾客,在门店选址、装修,以及在请知名医生坐堂上花费巨大。因此,中医馆注定是“有钱人”的游戏,但是在公众健康需求日益高涨的情况下,中医馆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6年02月02日发布的2015食品药品监管统计年报,药品生产和经营许可情况,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国共有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5065家。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国共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466546家,其中法人批发企业11959家、非法人批发企业1549家;零售连锁企业4981家,零售连锁企业门店204895家;零售单体药店243162家。根据山东省2016上半年全省及各地市药品经营企业情况报告,山东省药品批发企业共619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875家,门店22539家。

  目前国家政策导向是要解决我国发展中总量问题与结构性问题,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据中康CMH的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零售药店市场总规模(以终端零售价格计算,下同)3377亿元,较2015年增长9.2%,增速比2015年(9.8%)下降0.6个百分点。

  其实近年来,在国家推进零差率、医保控费、招标降价等政策背景下,药品市场规模增速持续下滑,从医保控费的角度来看,国家已经先后出台有关控制药品占比、控制抗生素滥用以及控制辅助用药、控门诊输液等相关政策。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地,对医药行业而言,大的利空基本出尽,反映到药品规模增长上,有企稳的迹象。

  图1 2012-2016年国内零售药店市场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中康CMH、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药品销售方面:2016年零售药店药品(不含中药饮片和药材类)销售规模2447亿元,同比增长8.3%,较2015年(11.6%)下降3.3个百分点。

  图2 2012-2016年零售药店药品销售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中康CMH、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非药品销售方面:2016非药品销售规模930亿元,同比增长11.7%,较2015年增速(5.1%)扩大近1.3倍,再次反超药品增速。药品增速的放缓和非药品增速的大幅提高,共同驱使非药品市场份额由2015年的26.9%上升至2016年的27.5%。

  根据我国“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数据,在“十二五”时期,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药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人民群众用药得到保障,药品安全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法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修订公布《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提升药品医疗器械标准,制修订药品标准4368项、药包材标准130项、医疗器械标准566项。制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全过程监管制度基本形成。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药品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稳步实施,从实验室到医院的全过程监管制度基本形成,覆盖全品种、全链条的药品追溯体系正在建立。

  违法违规行为受到严厉打击。出台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虚假注册申报、违规生产、非法经营、夸大宣传、使用无证产品及制售假劣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开展专项打击。查处药品医疗器械行政案件75万起,公安机关侦破危害药品安全案件4.6万余起。

  虽然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出台了一系列新政,药品零售行业已经在逐步规范并寻求个性化发展空间,但执业药师用药服务作用发挥不到位,不合理用药问题突出。

  2016年12月16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公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共计58项,其中准入类34项,水平评价类24,执业药师属于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批准的准入类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360号)、《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2015年第13号)、《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人发【1999】34号)。

  根据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发布数据,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国执业药师注册人数为342109人,2016年共增加84476人。在社会药店和医疗机构中注册的执业药师有303329名,平均每万人口为2.2人。

  执业药师注册人数前十位的省份:广东、山东、河南、江苏、浙江、河北、辽宁、四川、安徽、湖南。每万人口执业药师前十位的省(市):辽宁、天津、吉林、浙江、广东、海南、北京、重庆、陕西、河北。执业药师按区域分布情况:东部地区154017人,中部地区79884人,西部地区73218人,东北地区34990人,分别占注册总数45.0%、23.4%、21.4%、10.2%。

  注册于社会药店的执业药师298016人,占注册总数的87.1%。注册于药品批发企业35434人,配备执业药师的药品批发企业13326家,配备比达到2.7。注册

  于药品生产企业、医疗机构的执业药师为3346人、5313人,分别环比增加100人、222人,执业药师注册人员逐步增加。

  根据2016年07月13日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2015年)》。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全国县级报告比例达到96.6%,每百万人口平均报告数量达到1044份,较2014年均有所增长,表明我国发现和收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医疗机构的报告占82.2%、药品经营企业的报告占16%、药品生产企业的报告占1.4%、个人及其他来源的报告占0.4%。按照报告人职业统计,医生报告占53.0%,药师报告占27.6%,护士报告占14.6%,其他报告占4.8%。与2014年的报告人职业构成情况基本相同。

  2016年3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要求2018年底前完成289个化药19797个批准文号的口服制剂一致性评价,届时将有1.3万多个批文被注销,对大多数中小厂家而言将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2016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

  2016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

  2016年5月3日,CFDA发布《关于整治药品流通领域违法经营行为的公告》(94号令)。严厉打击挂靠走票等流通领域的违法经营行为,医药商业一片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2016年7月20日,总局发布《关于修改的决定》。2016年8月11日,CFDA发布《关于开展药品生产工艺核对工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实际生产工艺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的生产工艺要一致,否则其所生产的药品按假药论处。严格按工艺生产,大小厂家的生产成本将接近,大批靠超低价取胜的药企将无法继续低价模式。

  2016年8月19日,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11月接着发布《关于修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上述通知均明确表示,强化基层社区诊疗,在职医生可自由执业,可开办诊所。计划管制一旦放闸,终端格局骤变。

  2016年9月22日,发改委、CFDA、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28个部门联合签署了《关于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严重失信者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反腐败反商业贿赂永远在路上,考验企业营销和公关能力。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6年11月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修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

  则)的决定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关于《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2016年12月16日,发布总局关于修订印发《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有关事宜的通知。

  2016年12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2017年1月1日《执业药师业务规范》开始施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联合中国药学会、中国医药物资协会、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和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及时修订并完善《执业药师业务规范》,以满足我国社会管理与公众健康对社会药店和执业药师的需要,推动我国规范有序地开展优良药学服务,支持健康中国建设。

  2017年1月9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2017年1月11日发布印发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2017年02月0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十三五”国家食品和药品安全规划。

  2017年02月0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

  2016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明确提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调整产业组织结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引导产业集聚发展等25条主要任务,同时提出按照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要求,推动优势零售企业开展连锁经营,统一采购配送、质量管理、服务规范、信息管理和品牌标识,提高连锁药店规范化、规模化经营水平。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大飞行检查力度,及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企业。整顿规范医药市场,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医药产品、实施商业贿赂、暗中操纵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

  2016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重点提出六大任务,其中包括构建药品生产流通新秩序,进一步完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政策体系,并严格监督实施。严格药品经营企业准入,规范药品流通秩序。试行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鼓励连锁药店发展,组织医疗机构处方信息、医保结算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共享试点,推动医药分开。推动建立药品出厂价格信息可追溯机制、“两票制”和医务人员激励机制等之间的联动机制,综合施策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加大力度,推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优化整合,规范药品流通秩序。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特

  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使其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发挥独特作用。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推广适宜技术,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加快养生保健服务发展。拓展中医医院服务领域,为群众提供中医健康咨询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治未病服务。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医师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等技术支持。

  2016年12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部署今后五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确定了“十三五”期间深化医改重点任务。一是以基层首诊为导向,在居民自愿前提下大力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二是明年在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全面推开综合改革,建立纵向医联体、医共体,降低药品、医用耗材、检查检验等价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合理提高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三是健全基本医保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全面推行按病种付费为主、多种付费方式结合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四是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扶持低价药、“孤儿药”、儿童用药等生产。加快推动医院门诊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五是创新综合监管,放宽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准入要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2017年1月9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部署加快建立符合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医药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梁万年表示“十三五”期间,将实施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破除以药补医,建设符合国情的国家药物政策体系,理顺药品价格,促进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保障药品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供应充分。

  一是深化药品供应领域改革。推动企业提高创新和研发能力,建立健全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机制,继续开展用量小、临床必需、市场供应短缺药品的定点生产试点。二是深化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构建药品流通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加快发展药品现代物流,规范医药电商发展。三是完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制度。落实公立医院药品分类采购,实施药品采购“两票制”改革,完善药品价格谈判机制,并做好医保等政策衔接。四是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推动基本药物在目录、标识、价格、配送、配备使用等方面实行统一政策。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坚持中西药并重。五是完善国家药物政策体系。

  采取综合措施,切断医院和医务人员与药品、耗材间的利益链。探索医院门诊患者多渠道购药模式,医疗机构应按照药品通用名开具处方,并主动向患者提供,患者可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不得限制处方外流。未来零售药店逐步成为向患者售药和提供药学服务的重要渠道。

  (六)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6年12月26日联合印发《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自通知发布之日起,公立医疗机构新开展的药品采购活动须按照通知规定执行。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是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压缩流通环节、降低虚高药价的重要抓手。

  “两票制”的界定。“两票制”是指药品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药品生产企业或科工贸一体化的集团型企业设立的仅销售本企业(集团)药品的全资或控股商业公司(全国仅限1家商业公司)、境外药品国内总代理(全国仅限1家国内总代理)可视同生产企业。药品流通集团型企业内部向全资(控股)子公司或全资(控股)子公司之间调拨药品可不视为一票,但最多允许开一次发票。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要按照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原则合理确定加价水平。鼓励公立医疗机构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结算药品货款、药品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结算配送费用。为应对自然灾害、重大疫情、重大突发事件和病人急(抢)救等特殊情况,紧急采购药品或国家医药储备药品,可特殊处理。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流通经营仍按国家现行规定执行。

  “两票制”实施范围。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逐步推行“两票制”,鼓励其他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综合医改试点省(区、市)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要率先推行“两票制”,鼓励其他地区执行“两票制”,争取到2018年在全国全面推开。

  2017年2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十三五”国家食品和药品安全规划,提出加强全过程监管、严格规范研制生产经营使用行为、加强流通环节监管、加强使用环节监管。

  加强流通环节监管。全面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加强冷链运输贮存质量监管。实行生产经营企业购销业务人员网上备案与核查制度。

  加强使用环节监管。严格落实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严把购进、验收、贮存、养护、调配及使用各环节质量关,及时报告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严格落实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的规定,加强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加强植入性等高风险医疗器械使用管理。

  2017年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围绕解决医药领域突出问题,坚持标本兼治、协同联动,从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提出系统改革措施,提高药品供给质量疗效,确保供应及时,促进药品价格合理,使药品回归治病本源,建设规范有序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推动药品流通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中小型药品流通企业专业化经营,推动部分企业向分销配送模式转型。鼓励药品流通企业批发零售一体化经营。推进零售药店分级分类管理,提高零售连锁率。鼓励药品流通企业参与国际药品采购和营销网络建设。

  推行药品购销“两票制”。综合医改试点省(区、市)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要率先推行“两票制”,鼓励其他地区实行“两票制”,争取到2018年在全国推开。药品流通企业、医疗机构购销药品要建立信息完备的购销记录,做到票据、账目、货物、货款相一致,随货同行单与药品同行。企业销售药品应按规定开具发票和销售凭证。积极推行药品购销票据管理规范化、电子化。

  推进“互联网+药品流通”。以满足群众安全便捷用药需求为中心,积极发挥“互联网+药品流通”在减少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促进信息公开、打破垄断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引导“互联网+药品流通”规范发展,支持药品流通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加强合作,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培育新兴业态。规范零售药店互联网零售服务,推广“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新型配送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依托现有信息系统,开展药师网上处方审核、合理用药指导等药事服务。食品药品监管、商务等部门要建立完善互联网药品交易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监管。

  进一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统筹推进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鼓励到零售药店购药等改革,落实政府投入责任,加快建立公立医院补偿新机制。推进医药分开。医疗机构应按药品通用名开具处方,并主动向患者提供处方。门诊患者可以自主选择在医疗机构或零售药店购药,医疗机构不得限制门诊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

  积极发挥药师作用。落实药师权利和责任,充分发挥药师在合理用药方面的作用。各地在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时,对药师开展的处方审核与调剂、临床用药指导、规范用药等工作,要结合实际统筹考虑,探索合理补偿途径,并做好与医保等政策的衔接。加强零售药店药师培训,提升药事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药师法立法进程。探索药师多点执业。合理规划配置药学人才资源,强化数字身份管理,加强药师队伍建设。

  对比前几年的数据,可以发现2015年中国药品零售业连锁门店数占比首次突破40%。从2006年到2013年间,连锁率一直徘徊在35%上下,多数年份增速缓慢,个别年份如2007年和2010年还出现了下降的情况。直到2014年,单体药店数量比上年显著减少,这一年的连锁率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增加近3个百分点,逼近40%。不过,2015年百强连锁药店的销售占比仅为34.8%,扶大扶强仍是未来政策的重点,对小连锁与单体药店的洗牌仍将继续。

  不过,除了这些数据以外,我们还要看到,截止2015年11月,2015年比2014年全国药店总数增加13227家,增幅也是十年来中较大的,高达3.04%,而连锁企业数量也比2014年增加715家。也就是说,药品零售业的竞争丝毫没有缓和,各连锁企业纷纷抢占口岸,全国药店密度进一步加大。

  GSP管理、品类管理、慢病管理、处方药转OTC销售等是零售圈的热词,这要求连锁的管控能力和店员的素质要提高,才能为顾客提供专业化服务,赢得顾客信任,留住了顾客就留住了利润。而单店由于人才与资源的匮乏,无法提供慢病进社区、签约家庭服务、特价促销、会员活动等增值服务,处于竞争劣势,市场会逐渐萎缩。价格竞争愈来愈剧烈,永无终止之日,低价无法形成长期竞争优势;追求利润与主推高毛利商品已普遍造成顾客不满与流失;医改政策即将带来处方药未留的庞大机会,药房必须尽早转型建立专业药学服务与慢病管理竞争力,才能应对竞争,抓住机会。

  结束以药养医、推行分级诊疗是新医改的大方向,这意味着80%的医院药品份额将逐渐外流,面对巨大的市场,连锁药店接连布局。老百姓大药房根据门店商圈特点将公司现有门店分为医院店、商业店和中医特色店等类型,并形成相应的技术标准,医院店有助于承接医院流出的份额。另一方面在寻找接入处方药的机会,与拥有互联网医院的微医一拍即合。

  老百姓大药房在北京1家门店和浙江10家门店将先开始试点,门店内为“互联网诊台”辟出空间。店内设立10平方米左右的“乌镇互联网医院”接诊点,药房会员可享受三甲医院专家免费的用药指导,分为图文和在线视频两种。医生可在线开具电子处方,再交由店内的执业药师配药并出售给消费者。若疾病较重需要就医,可通过微医在线预约挂号。北京老百姓大药房总经理刘磊介绍,药店+互联网医院的模式是业内首例,这意味着药店发挥出“门诊”的作用,过去需要在医院排队很久才能看的小病,在药店几分钟就可以解决了,符合国家的分级诊疗政策。

  目前中小型连锁由于过去多方摸索学习,门店运营体系包括顾客服务,会员管理,商品组合策略,价格策略,毛利策略,营销活动等大都尚未标准化,因此,门店今天这样做,明天那样做,不同门店执行的标准也不一。“标准化+一致性”才能建立连锁的力量,也才能提升持续扩张开店的效益。

  中小型连锁在成长过程中,门店数多了,员工数多了,组织分工细化,因此,大都发生部门分工协作的问题,部门自扫门前雪,互相冲突推诿,以及人才培养不足等问题,而造成持续扩张拓展的瓶颈、因此,除了运营体系外,应该把重点转移至组织发展方面,包括开放授权,鼓励创新,信息透明,员工参与决策,强化内部服务意识,培养员工管理能力,注重沟通与训练等。采取的行动包括强化人力资源部门的角色与功能,发展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目标管理制度,建立定期部门会议与项目小组运作模式等。

  药品利润受到政策与竞争的冲击或愈来愈大,往大健康品类扩展一直是国内药房必走的道路。但是,大健康品类扩展必须以“战略”的思维去规划,不能以“尝试”的想法去做。所应采取的行动包括:采用品类管理作业技术,将商品采购部门转型提升为品类管理组织,有计划性主动地规划大健康品类的营销活动,培训人员健康管理与大健康产品知识,同时,结合健康管理的咨询与服务,才能创造大健康品类销售的大幅成功扩展。

  网络药店,远程医疗咨询,智能检测设备,各种健康管理与慢病管理APP的发展正快速地改变消费者购买医疗产品与服务的行为。国内药房必须跟进这些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脚步,不能落后。在此方面,如果考虑自行增设电子商务部门与团队困难与成本,建议和目前网络药房,电子商务,送药到家,移动医疗等公司进行战略合作,也能建立自己提供消费者更方便医疗产品与服务的能力,满足顾客的新需求。

  据艾瑞统计数据,中国医药电商已经连续6年保持高速增长。2009年中国医药电商B2C市场规模为1亿元,2015年规模已超过1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44.0%。另据易观发布的《中国医药电商市场专题报告2016》,在政策、经济、社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预测2016-2018年中国医药电商的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此前有数据称部分药店互联网销售占比接近50%,本次调查显示,接受网上购买药品的消费者相比前几年确实有稳步提升。在被问及是否曾在网上购买过医药保健类商品时,有17.37%的受访者表示“经常购买”;选择“目前还没有试过,将来可能会尝试购买”的占比14.74%;表示“试过,但很少买”的占比更是高达

  56.32%。应该说,不时被媒体爆出的网售假药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网上购药的参与度。在上述问题中,选择“不打算尝试,因为担心质量问题”选项的占比仍有11.58%。而在被问及网上购买药品、保健品最担心哪些问题时,竟有67.37%的受访消费者认为是“买到假货”。当然,“购药后,缺乏科学的用药指导”也被认为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有17.37%的受访者给此选项投了票。

  值得注意的是,网上购药有无保险正在成为左右消费者参与网上购药的一个重要指标。调查显示,有14.21%的受访者认为“没有保险”是网上购买药品、保健品最担心的问题。而一旦有了网上药店正品联盟,有27.37%的受访者表示会考虑首次尝试网购医药保健类商品,表示会增加频次的更是高达55.79%,而表示还是对网购医药保健品缺乏信心,不会再尝试网购的仅占4.21%。

  基于上述消费者洞察,和对医药电商发展阶段的研究,广东已有医药电商领军企业在试图发起正品联盟。健客网已经在筹备成立国内首个医药电商正品联盟。

  医药O2O牵手外卖平台,送药O2O可以通过外卖平台获取流量,外卖平台的品类得以扩展壮大,双方合作共赢是终极目的。

  2015年7月,叮当快药率先与外卖平台美团外卖展开战略合作,美团外卖将扩展药品版块,双方共建医药O2O平台。几乎于此同时,百度外卖也正式上线药品类版块,送药上门也成为其外卖服务中又一个新兴领域,药给力、快方送药、叮当快药、药快好等互联网送药企业也相继入驻。除此之外,饿了吗外卖平台虽然暂未开辟专项药品版块,但叮当快药、药给力和快方送药都已经入驻。

  据了解,除了医药O2O,壹药网、京卫大药房、百姓阳光大药房等知名线上线下售药平台也陆续接入百度外卖。通过百度外卖显示的销售数据,线上的互联网企业如叮当快药、药给力、快方送药等共占据90%以上的销售量,与之相反,金象网等传统企业占据份额较小。可以说,医药O2O类企业显示出了绝对的优势。

  送药上门速度快,提供完善便捷的的线O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以叮当快药为例,承诺核心区域28分钟免费送药上门、7*24小时全天候服务、专业药师为用户提供24小时用药咨询等专业化服务;以及所依托的仁和集团FSC药企联盟的资源,保障了顾客购药的便捷性与及时性;另外,叮当快药自上线万人,现用户规模已经突破500万人,用户量增长速度之快也是外卖平台所看重的。

  再例如药快好,承诺一小时免费送货上门,注重医药结合和医药服务。与医生树APP形成医与药有效结合,用户从咨询、用药一站解决,用户粘度高。送药O2O药给力也承诺一小时送货上门,提供执业药师7乘24小时专业在线咨询服务,目前,北京地区五环内已完成覆盖,并已经与超50家零售药店建立合作关系。

  从医院的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向院外渠道销售。从这个角度来说,院外渠道将成为医药企业2017年争夺的重要阵地。院外渠道在国外是主流的医药销售模式之一,也必将成为中国的主流医药销售模式之一。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落实与贯彻执行,之前医院售药的大份额市场将分流给社会上的药房药店,保守估计,处方外流的理论增量空间短期超过2000亿,长期(2020年)将达到9000亿,2015年医院终端的市场规模为9517亿元,而同期药品零售终端的市场规模仅为3111亿元,医院用药占比高达75%。预计处方外流放开之后,门诊用药将会有很大比例通过零售终端销售。

  然而,医院零加成后,医院的药品价格会下调,为了留住顾客,药店的药品价格也会比照医院的价格进行调整,以保持竞争力。在一段时期内对药店的利润率一定会有所影响,给药店的经营会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也逼迫药店进行品类方面调整、专业与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其他方面的调整和变化。

  医院的客单价远远高于药店,药店的关联销售却受到质疑。药店本身就是以药品的差价生存,随着医院社区门诊的药品零差率销售,对零售药店的冲击显而易见。未来的药店,以养生、防未病为主,当然也需要向专业化转型升级,丰富药品保健品的品类。

  应对措施:一是同样品种药店也要同医院一样价格。药店采购的同样品种,价格有可能会更低一些。二是零加价品种数量远远低于药店品种数,对药店形不成致命影响。三是药店非药占比不断提高,会形成对冲。

  2015年1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计生委等九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的通知,“医养结合”迅速成了炙手可热的新名词。实际上,从养老事业的角度来看,医疗医养主要强调了养老过程中的急性诊疗、康复照顾、健康管理、疾病预防、临终姑息治疗等方面,本身就是养老需求中最为关键性的要素之一,无论是顶层设计、产业运营,都不可能将二者分而为二看待。之所以单独提出,有其特殊的现实原因。

  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12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5.5%,老龄化发展的速度也非常快,平均每年净增长800万到1200万老人。养老作为一个关系社会、经济、民生的重大问题不得不得到重视。我国各类养老机构达4万多家,但真正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只有20%多。造成的后果是:近40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中,很多长期占用医院病床,而养老机构则床位空置率极高(约50%);对于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来说,看病取药都要经常去医院,极端不便利,原本稀缺的医疗资源更加紧张。从世界范围来看,养老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证明,大部分的老人是希望在家养老的,在家庭文化浓重的中国,老年愿意在家

  在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已经明确了2020年的发展目标,那就是全面建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简称“9073”,即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人数分别占90%、7%、3%。由此可见,未来居家养老方面的市场空间是非常大的。居家养老是与机构内养老相对的,老人住在自己的家中,日间照料中心、居家上门服务、社区综合体服务等方面,药店是有很大作为空间的。

  摆在眼前的例子就是日本,目前日本的药剂师具有四大层次功能:一是OTC药品、化妆品、保健食品等的商品销售;二是处方笺配药;三是预防的支援;四是居家医疗业务。医生资源的稀缺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问题,不可能成为养老服务的主力供应者。一方面由于正规教育的缺失、产业不成熟、社会地位和待遇低、职业晋升空间小等原因,具有从业资质的人才非常匮乏,这个短板不是一二年能补上的。另一方面,全国约几十万的执业药师是一种尴尬的角色,有一定的医学药学教育背景,对药品性能、应用都有较深入研究,但在现实中,职能发挥更偏向于销售而非药学服务提供者。

  遍布全国大小城乡、街道、社区的40多万家药店、扎根其中的几十万名一线药店人员,无论从地政关系、地商关系、社群关系,还是在连锁运营、医药资源、人员储备方面,都具备成熟的条件。且老年人本身就是药店的主要客户群体,假以时日时机成熟、政策清晰,是非常合适的运营主体。加上《意见》中提出各地政府要在养老机构的审批流程、用地规划、投融资财税、医保报销等多方面给予保障。养老产业本身的诱惑,加之政策释放出的红利,让很多药店人蠢蠢欲动,尤其是对于那些拥有“药店+诊所”、“药店+中医馆”、“药店+养老院”等复合业态经营者来说,遐想的空间很大。

  要做好院外药店,现有药店经营者必须转变经营思维。首先是商品购进思维,将坐商改为行商,主动混“医院圈”,与医院供应商交朋友,从而获得更多的合作信息;其次,要转变药品扣率思维。因为此类药品大多扣率不高,需要留出大量的费用,用于药品的学术推广;再次,还得转变在药店坐等病人上门的习惯,主动走进医院,与医生、患者进行走访、交流,从而获得潜在的商业机会;最后,要转变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使之可以在核心品种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上,能够与专业医生进行深入的交流。

  青岛宜从容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认为,未来的药店要向泛DTP模式发展。

  从传统观点看来,DTP药房有三个“独特”:第一,品种独特,集中于肿瘤等少数病种领域,客单价高出药店平均水平至少十倍左右;第二,药店独特,以传统医院配送的商业公司自设专门药房为主,客流量小而专;第三,报销独特,往往由慈善协会成立专门的项目基金,进行患者的公益服务,是合法筹资报销的方式。

  泛DTP模式同样有三大特点,与传统的DTP模式一脉相承,但有所突破:第一,有专业的队伍做临床推广工作,能够将处方引向院外,这是做泛DTP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有专业的药店能够承接这种专业的处方,并且给予相应的服务和报销政策,尤其是报销政策能够做到至少不比医院贵;第三就是能根据病情进行售后客服。符合以上三点即为泛DTP模式,不限产品,不限科室,不限药店,但是限疾病。例如抗生素就适用于泛DTP模式,因为消炎之后就不需要再使用,所以需要根据病种进行长期的管理才是一种泛DTP模式。

  2016年,国家出台了很多中医药产业政策和法规,如《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医药法》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极大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发展。

  中医药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许多大型品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纷纷建立专门的学术团队和培训团队。依托学术支撑、培训支撑的“双轮驱动”和销售团队,为基层医疗终端做好服务的同时,既推动了中医适宜技术的广泛传播,又有效地进行了企业品牌宣传。

  中医药适宜技术就像一道防火墙,既保护了中国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又使广大老百姓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抗生素滥用和输液的危害。“不打针,不吃药,不开刀”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中国老百姓所认可。

  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各级公立医疗机构要逐步设立中医馆或国医堂,进行中国传统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临床推广,大力发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在此,我们把它们统称为第四终端,这个终端亦包括社会中医馆、民营医疗机构、公立中医院。

  一些市场嗅觉灵敏的医药企业已经组建了专门的营销团队,进行中医馆和国医堂的市场维护。可以预见,中医馆和国医堂将成为医药品牌企业进军基层医疗的重要终端。

  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个数字:2017年国家的GDP目标增速。相比较于历年来的GDP增速,毫无疑问,今年的这个目标更具弹性,然而,这个更具弹性的数字背后却更加充分表达了政府的意志,那就是淡化GDP增速的重要性重点转变成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发展“消费驱动型经济”。这个数字,是国家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重要信号。结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6万亿的产业规模预期,健康消费势必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部分。“健康中国”既是发展的目标,更是发展的手段。

  3377亿;相当于5倍规模增长;这组预测数据的背后,有两个“如果”作为前置因素。如果一:医药分业能顺利推进。如果二:中国药品零售产业能借“医药分业”顺势而为,完成“从渠道作用向服务和价值的回归”的商业模式迭代。假设“政策”和“市场”这两个轮子同时动起来的话。那么,这个增长目标是可期待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重点强调了“以基层为重点”的政策导向;所以,保守估计:县域市场规模占比从目前的36.4%向50%提升,这就意味着十年后,县域市场规模可达8600亿元。与目前规模1125亿元相比;规模增长将超过8倍。

  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即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可以用来界定国家、城市乃至家庭的贫富状况。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对恩格尔系数的划分标准:

  59%以上为绝对贫困; 50%~59%为温饱; 40%~49%为小康; 30%~39%为富裕; 30%以下为最富裕。

  所以,按这个标准,中国农村居民已经进入富裕状态,随着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他们会越来越重视健康消费和健康服务。

  以上三个数据,分别代表着:“政府意志、市场空间、需求趋势”的未来。未来很美好!那么,现状又是如何呢?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另外几个折射县域市场现状的微观数据。

  县域药店的单店日均销售额。数据显示:县域药店的平均单店年销售额为58.2万元。相当于1594元的日均销售额。比全国均值2244元低近30%。为什么会这么低呢?下面这个数据或许能反映出关键问题。

  县域药店具备药师/执业药师资质的员工占比。人力资源情况的抽样调研结果显示:县域连锁员工学历中,高中/中专学历占比为59.86%;大专学历占30.69%;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仅占9.45%,而且将近半数的员工没有医药相关的专业背景,具备药师/执业药师资质的占比仅为9.49%。可以看出:无论是基础素质还是专业素质都偏低。核心问题:专业化人员缺口巨大。

  实际上我们也看到了,目前药品零售市场第一梯队的几家大型连锁企业扩张策略几乎都是一致的:以区域做强、做大为核心,在省一级的重点区域布局,随后精耕细作,由核心城市逐步向三、四线城市、县域市场下沉。比如说,云南一心堂、广东大参林他们的门店布局就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和县、乡镇,山东漱玉平民的发展也是由济南向外并纵深扩张。

  中康CMH数据显示,2013~2016年间,高血压药物中缓控释制剂等高级剂型的选用率由36%升至53%,提高了近50%。其中,硝苯地平的高级剂型选用率,从2013年的33%提升到了97%,提高了3倍。而高级剂型的价格,普遍比普通剂型贵3倍以上。随着经济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者更加关注品牌和品质,而不是价格。高价值品牌商品所带来的,不仅仅是销售额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增强了顾客的粘性。同时,品牌商品还能为县域连锁带来更多的资源、创新模式、以及消费者服务经验。这个数字的背后:代表的是优质高效商品的价值。

  7.10% 来自中国疾控慢病中心的数据显示:农村高血压患者的管理率只有28.1%,这部分管理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是36.6%,可以推算出农村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只有10%左右。也就是说,100个高血压患者中,只有10个人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我国的农村心血管患者正在快速增长,致死率也明显上升。这种高流行趋势、低水平控制的情况,说明基层慢病服务还存在非常多的不足。满足这类健康需求,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而我们能在这个市场中切走多大的蛋糕,取决于我们的专业服务能力有多强。所以,10%这个数字延伸出来的思考是:专业服务能力的提高。

  8.数字690 这是一心堂的CRM系统可以给每个顾客“贴”上的分类标签的数量。通过大数据分析,就能从690个维度对每一个进店消费的顾客进行细分,再通过不同纬度的交叉分析,可以形成超过10万个网格。举个例子:是否糖尿病患者?是一型还是二型?是那个年龄段的?有什么样的习惯和什么样的消费偏好等等„„

  通过顾客标签和网格分析,精准掌握消费者画像,从而匹配精准的服务方案。从理论上说,10万个网格就代表着10万种“一对一”营销方案。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有可能为目标会员制定精准的“大健康”服务计划,包括药品推荐、健康知识推送、用药提醒、活动预约等。豪不夸张地说,在新经济时代,抛开大数据谈经营做市场,这是没有未来的。

  一方面,我国地域跨度较大,人口众多,各地区差异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消费者需求差异很大,这决定了我国零售业态多元化的趋势将长期存在。因此,我国零售企业要找到适合自身的业态。资金雄厚、规模较大、管理先进的企业可以考虑多种零售业态并举,达到企业效益最大化。例如沃尔玛既有综合性超市,也有便民的邻居店。另一方面,顾客消费需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这就要求零售企业综合性很强,那些本来就具有综合性特征的百货店或大型超市应继续强化其综合性的定位,增加产品品种,为顾客提供更多的服务。比如说百货店可以增加餐饮、超市、休闲娱乐等功能,增强其具竞争力。

  现阶段的消费者对专业化有非常高的要求。专卖店有利于提升企业与品牌形象,并可以迅速占领市场,取得较高利润,产品与服务都非常专业化,更能做到顾客满意。

  超市的专业化是零售企业的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例如屈臣氏、国美、苏宁等这样的专业化超市只提供一种或相关种类的产品,但品牌多样化,满足了顾客专业化要求,又让顾客有更多的选择。

  1.定位产异化消费者去零售商购物关心的价值基本集中在:价格,品种,服务和时间。这样,零售企业的定位也将集中在:廉价,丰富,便利和快捷。沃尔玛“天天平价”的低成本战略,定位非常成功。我国大多零售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定位雷同。根据美国著名管家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不单有成本领先战略,还有差异化与集中化战略等。针对我国零售企业定位上的问题,差异化是企业选择的重要战略。因此,我国的零售企业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建立自己的优势。各业态应准确定位、错位经营,避免恶性竞争。

  2.地区差异化我国各地区自然、社会文化环境差异很大。它决定了我国消费者需求与消费习惯呈现地区性的特征。连锁零售企业一定要依据当地的环境特征去选择合适的零售业态,并适当改变经营产品。另外,新型零售业态应积极向二线城市、小城镇及农村市场拓展,因为农村市场与小城镇市场对零售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

  从消费人群来看,其他业态掠走了一部分百货店的消费人群,超市、大卖场掠走了综合百货中服务含量少的快速消费品,超市、大卖场贴近百姓生活,销量大、成本低,特别适合挑选性低、服务含量少的快速消费品。为此顾客原来在综合百货购买肥皂、牙膏、洗发水等,转而到超市、大卖场购买。大型专业卖场挤掉了综合百货众多硬百货商品,专业大卖场由于经营专业、品种齐全、数量较大、价格便宜,挑选方便,又吸引了一大批顾客。专业店、专卖店影响了综合百货较多软百货商品 专业店、专卖店的大量开设,吸引了顾客购买服装、鞋帽、包袋。批发市场抢占了综合百货的低档商品,各地的批发市场均以价廉取胜,抢占了综合百货的低档商品。

  正因为综合百货受到各种业态的挤压,就应该进一步细分市场,发挥本身的专长,经营合适的产品,为特定档次、特定人群服务。部分综合百货应向专题百货、主题百货发展。

  大多数百货店应向专题百货、主题百货商店发展,侧重经营某些大类的百货用品,专门为特定的目标顾客服务,形成综合百货与专题百货、主题百货的结合。

  按照国际惯例和我国的实践经验,人均GDP3,000美元是便利店的诞生土壤。因为经济发展到这个时候,有一大群较高收入的白领和所谓的“中产阶级”,人

  们的夜生活开始丰富,而且一部分人对价格不太敏感而对方便很重视,于是方便店运用而生。

  方便店一般面积为100平方米左右主要经营便利性食品,如面包、方便面、报纸、流行杂志等,辐射面300-500米。方便店的功能定位是满足顾客即时消费的要求,主要经营快速消费品。

  便利店起步于人均GDP3,000美元,到人均GDP5,000美元便利店发展达到顶峰。这时便利店遍地开花。我国好多大中城市目前人均GDP近2,OOO美元,正是超市大发展期间。好多大中城市经济发展到人均GDP3,000美元时,产生了相当数量的白领阶层,人们的生活习惯会发生变化,夜生活将会增加。这时超市的发展余地日益缩小,而便利店的空间在扩大。

  如果不注意规划,几家方便店会相邻而设。因此,发展便利店要注意:一是便利店要向个性化发展,如侧重经营、增加服务,二是要有法规,例如有的国家规定300米内不准重复开方便店,防止资源的浪费。2.3传统零售商业态遭遇网上商店的强劲挑战

  2007至2009年国内网络零售额年平均增长约117%。2009年网络零售额达到2586亿元,2010年的网络零售规模超过4500亿元。2012年,网络零售还将保持高速增长,这将给传统零售商带来竞争压力。尽管在一些生活必需品上,电子商务短期内还难以取代传统零售商,但在更多的百货类商品上,传统零售商既有的市场将会被更多的网络零售商分食。当然,2012年传统零售商的业绩不会因此受到特别明显的影响,但挑战已然存在。

  1.传统百货店的市场将进一步被连锁企业蚕食和瓜分自从1999年长期稳坐中国零售业龙头老大位置的上海一百第一次被联华超市超出,联华超市于2000年和2001年保持中国零售业第一,2002年是上海华联,2003年是上海百联。可以说百货店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其丢失的地盘将由连锁企业收复。

  2.大型连锁企业快速发展,企业平均经营规模同比有大幅度提高如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统计,2002年百强连锁企业的店铺总数达到16986个,比上年的13117个增长了29%。销售总额达到2465亿元,同比增长52%。2003年,百强连锁企业销售总额达到3580亿元,同比增长45%。有关资料显示,到2002年底上海已经建成的大卖场就有60家,而这一数字是上海2005年的目标。虽然在我国还不可能发展到像西方国家那样,几个大连锁企业占据全国大部分零售总额,但规模将不断增大这一点将是不能质疑的。

  3.跨区域拓展,全国性的连锁集团正在孕育中,地区性特征越来越淡化如联华超市最近几年,正式采用推土机式和跳跃式发展相结合的方法,实施全国发展战略。同时沃尔玛公司也跳出了珠江三角洲,麦德龙公司也跳出了长江三角洲,正式启动其全国发展战略。

  4.连锁经营方式,向更多行业的业态延伸特别是家电和药店的连锁专业店已有长足发展;同时,也向图书馆业、教育业、保健品业快速扩展。甚至出现了连锁经营同直销相结合的趋势。

  5.大连锁企业之间的控股、渗透及合并与收购将愈演愈烈。现在很多连锁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不同区域的市场,如北京王府井与上海华联合作共同开发北京市场。2003年4月上海四大国资商业集团上海一百、华联集团、友谊集团、物资集团合并为上海百联集团,就是典型的案例。

  6.各业态更注重市场细分,加快实施“体验式创新”。体验式或经历式创新是在价格和服务之外开创新的体验空间。传统上顾客是交易中被动的一方,有时是“受剥削”的一方,但在体验式创新的理念与实践中,这种情形大大改变了。体验式创新很有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公司内部,它不是复制其它机构的活动而是内部创新,强调的是公司在结构上、企业文化上的内功。

  连锁超市在人均GTP1,000美元时开始登陆,3,000美元达到顶峰,我国好多大中城市目前人均GDP近2,OOO美元,正是超市大发展期间。单体超市的面积一般数百平方米到上千平方米,经营的品种成千上万,满足家庭每日生活必须。超

  超市要向食品加强型发展。因为超市定位于满足家庭每日生活必须,故超市一定经营生鲜食品。但是生鲜食品经营难度较高,需要花大力气才能做好。在我国,由于食品生产落后、供应链还末形成,故生鲜食品超市发展较慢。

  生鲜食品超市的发展有很大难度,建立供应链将是关键。发展生鲜食品超市的关键是建立生产、加工、包装、组配、运输、销售的供应链。这需要政府、农民、加工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共同努力才会成功。

  单体超市几乎不可能盈利,一定要开展连锁经营,集中配送,做成规模,集约化经营,从而扩大销量、降低成本,变亏为盈。发挥本土优势,尽快建好连锁生鲜食品超市。大中城市超市商业应该发挥本土优势,探索建立连锁生鲜食品超市的新方法、新路子,尽快在全国率先建好连锁生鲜食品超市的系统和网络。

  趋势一:依靠进销差价将是便利店业态主要盈利模式。根据对上海市场分析,便利店业态发展速度减缓,从内部分析,该业态缺乏物流优势。便利店经营是低库存的小批量多品类。对物流配送要求非常高,有的商品甚至是要求一日多配。但国内大多数便利店企业由于体系较弱,往往不能满足这样的配送要求。

  趋势二:未来便利店连锁化经营的技术含量会越来越高,需要投入也越来越大,通过高技术手段来提高后台管理和服务能力。另外,本土便利店品牌经营同质化,缺乏特色服务。目前国内便利店企业大部分在店面设计,商品开发,商品组合,服务范围等方面。与超市相差不大,给消费者感觉只是一个微缩的小型超市。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未来商业零售业态越来越细分化,便利店业态将会面临其他类型中小型零售店铺竞争,便利店业态特色逐渐被其他特色细分商铺所同质化,如平价连锁药店、烟酒杂货铺、十元杂货店和连锁外卖快餐店(如丽华快餐)。

  趋势三:便利店这种小型连锁店铺规模化发展需要大公司和大资本介入,以实现规模化经营来降低运营成本。

  (1)从犯罪嫌疑人文化程度分析,大专及以上文化占被查处人数的30%。(2)从犯罪时的年龄分析,主要集中在30-50岁之间。(3)从犯罪嫌疑人身份分析,公司企业工作人员占被查处案件总数的50%;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占被查处案件总数的33.33%;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占被查处案件总数的16.67%。(4)从性别分析,男性犯罪居多。男性犯罪嫌疑人占被查处人数的92%,女性犯罪嫌疑人占被查处人数的8%。(5)从职务分析,单位内设机构部门负责人犯罪被查处的人数最多,占被查处人数的50%;其次是单位负责人(一把手)占被查处人数的33.33%;财务人员占被查处人数的16.67%。

  1.贿赂案件、挪用公款案件窝案多串案多。如仅在2012年查处的12件案件中,有9件贪污、挪用公款、贿赂案件,占查处总数的75%。其中5件贿赂案件,均属于行业系统内部发生的窝案;4件贪污、挪用公款案件是属于同一单位的串案。

  2.被查处的犯罪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设领域和农村基层组织。发生在工程建设领域的案件,占查处案件总数的33.33%;被查处的农村基层干部涉嫌职务犯罪案件占被查处案件总数的33.33%。

  3.查处的大要案多,涉案金额大。如2014年上半年查处的8起案件均为大案,占查处案件总数的100%。其中涉案金额在80万以上的有3件。在立案查处的贿赂案件中,有2起属于严重贿赂犯罪。一件是受贿16万,一件是向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多次行贿20多万。在立案查处的挪用公款案件中,涉案金额在80万元的有2件,涉案金额在110万元的有1件。在立案查处的案件中,司法领域职务犯罪案件占6件,其中法院法官受贿大案2件;公安民警受贿大案1件;监狱监管民警玩忽职守案3件。

  4.收入支出不入账,作案手段更加隐蔽。我们查办的多家涉案单位,既有基层组织,也有政府部门,都存在收入支出不入账的现象,从单位的财务账面根本无法看出疑点,使案件的发案机率更低,取证更难;如我们查处的多起贪污、挪用公款案。